“党和人民感谢你们!”五年前的11月30日,习近平总书记对这支队伍深情表白。
“党和人民需要你们、信赖你们、感谢你们!”今年12月14日,这份表白,更为热烈。总书记表白的这支队伍,是为我们带来“精神食粮”和“文化盛宴”的文艺工作者。表白的场合,是中国文联、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。尤其值得倾听的,是总书记时隔五年在这场文艺界盛会上的深情寄语。致时代
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。”1200多年前,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就鲜明表达了文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。
12月14日,在中国文联十一大、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,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希望,其中第一点,是心系民族复兴伟业,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。总书记曾经指出,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,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,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。“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、先行者、先倡者。”△当天的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。(总台央视记者魏帮军拍摄)今年正值建党百年。在这次开幕式上,总书记用“从落后时代、跟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”描述一百年来创造的“伟大史剧”。总书记鲜明指出,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、大时代观,眼纳千江水、胸起百万兵,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,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,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。两年多前的全国两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友谊宾馆,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。在讲话中,他首先强调,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,“为时代画像、为时代立传、为时代明德”。
两年多前的全国两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友谊宾馆,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。在讲话中,他首先强调,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,“为时代画像、为时代立传、为时代明德”。
“登高使人心旷,临流使人意远。”与时俱进,才能下笔有神。
致人民
七年前,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谆谆告诫:“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,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,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。”为什么人的问题,是一个根本的问题。在这次中国文联十一大、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,总书记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,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。他在讲话中重申坚持“二为”方向——为人民服务、为社会主义服务。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《伟大征程》,第一篇章“浴火前行”演出片段。(总台央视记者魏帮军拍摄)在七年前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,总书记曾引用邓小平同志说的一句话——“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”。在这次开幕式上,总书记再次强调,人民是文艺之母。在五年前的中国文联十大、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,总书记谈起了祖国和英雄。他说,歌唱祖国、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,也是最动人的篇章,要“绝不做亵渎祖先、亵渎经典、亵渎英雄的事情”。△电影《长津湖》重现了71年前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,累计票房超过57亿元,是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冠军。(图/视觉中国)时隔五年,在这次开幕式上,总书记谈起了生活和人民。他说,生活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生活。人民是真实的、现实的、朴实的,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,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,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。人民是真正的英雄,是创作的源头活水。两年多前,在北京友谊宾馆,面对文艺界全国政协委员,总书记说,“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跳出身边小小的悲欢,走进实践深处,观照人民生活,表达人民心声,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、描绘人民、歌唱人民。”△电视剧《山海情》热播后,带火了宁夏闽宁镇的旅游市场。(图/视觉中国)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、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,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表达了同样的观点: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、一千条,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。“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。”在这次开幕式上,总书记作了新的宣示。△开幕式结束后,与会代表合影留念。(总台央视记者魏帮军拍摄)
致世界
对于文艺,总书记有着很深的情结,也有着很深的思考。比如,守正与创新。在这次开幕式上,总书记强调,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,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,“抵制照搬跟风、克隆山寨”。比如,内容与技术。如今,互联网、大数据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,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。总书记指出,“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,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。”在这次开幕式上,习近平总书记还重点谈到了中国与世界。他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,向世界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。总书记强调这一点,是基于对外部需求的判断:国际社会希望解码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成功秘诀,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变迁和心灵世界。
△2018年11月,昆剧《临川四梦》海外巡演辗转奥地利、德国、俄罗斯三国,是该剧全本在海外的首次亮相。(资料图)
同时,也是基于对文艺工作特性的把握:以文化人,更能凝结心灵;以艺通心,更易沟通世界。总书记曾说过,“文艺是世界语言,最容易相互理解、沟通心灵。”中国文艺既是民族的、也是世界的,中国文艺工作者却必须立稳根基,要立足中国大地,讲好中国故事,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,确立中国气派、中国风范。△2021年3月,习近平在福建朱熹园调研时曾指出,要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。(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)
致正道
在文艺领域的重要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每次都会重点谈到坚守职业道德、引领社会风尚的话题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,总书记说,文艺界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,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。在中国文联十大、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,总书记说,文艺要塑造人心,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。△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电影《跨过鸭绿江》将于12月17日起登陆各大院线。(资料图)
12月14日,在中国文联十一大、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,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第五点希望,就是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弘扬正道,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。总书记说,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不只是个人私事。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品行不端,人民不会接受,时代也不会接受!不自重就得不到尊重!△2021年5月,“学党史 传精神 跟党走”中国文艺志愿者走进延安采风慰问活动举行。(图/视觉中国)在七年前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,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,不要沾满了铜臭气。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,花拳绣腿不行,投机取巧不行,沽名钓誉不行,自我炒作不行,“大花轿,人抬人”也不行。△电视节目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《典籍里的中国》《中国考古大会》《记住乡愁》海内外热播。(资料图)文艺要生活,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、跟风者、鼓吹者。总书记严肃指出,低格调的搞笑,无底线的放纵,博眼球的娱乐,不知止的欲望,对文艺有百害而无一利!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《伟大征程》。(总台央视记者魏帮军拍摄)
致青年
“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,影响也最大。”
在七年前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:“我年轻时读了不少文学作品,涉猎了当时能找到的各种书籍,不仅其中许多精彩章节、隽永文字至今记忆犹新,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谛。”
△这是英国演员在彩排名剧《仲夏夜之梦》。习近平曾说在陕北7年,他读过不少莎士比亚作品,其中就包括《仲夏夜之梦》。(图/视觉中国)
青年是事业的未来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。习近平总书记既关注着文艺作品的“需求端”,希望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,也关注着文艺作品的“供给端”,希望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。
近年来,我国文艺创作队伍呈现人才辈出、几代同堂的生动局面,越来越多的青年文艺工作者成长为中坚力量。
△2021年10月,致敬抗疫英雄的话剧《逆行》在武汉上演。(图/视觉中国)
12月14日,在中国文联十一大、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,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,要识才、爱才、敬才、用才,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、走大道,鼓励他们多创新、出精品,支持他们挑大梁、当主角。
//
当代中国,江山壮丽,人民豪迈,前程远大。
12月14日,面对现场的约3000名与会者,总书记说:“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,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!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,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!我们要坚定这个自信!”
匠心独运丹青手,万里山河起宏图。
来源丨央视新闻